皇冠体育官方皇冠体育官方

行业新闻

每日网事 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

2024-06-07 阅读次数:

每日网事 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图1)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组织2024“三品”全国行活动,推动地方产业集聚优势特色与消费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相结合。消费品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基础性、民生性等重要角色,产值大、细分行业多、发展基础好,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近年来,大数据、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发展和应用,深刻影响着消费品工业转型发展。受益于数字技术赋能,轻工、纺织、食品、医药等,各细分行业持续推新品、强质量、提效率。数字化为新产品研发、工业生产、供应链管理、营销售后等场景全面赋能。数字化赋能促进消费品工业发展有条件、有潜力,加之政策举措协调配合,提质增效是必然结果。

  为产品研发设计赋“潜能”。消费品种类供给影响消费行为。打造新产品、挖掘新场景、创造新业态过程中,一组数据胜过千言万语。通过全口径监测分析、用户行为画像、特定群体分析等,大数据能够协助企业发掘更多可能。企业可以更好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消费行为,设计更多符合用户喜好的新产品,发现更多消费场景,作出更加精准的经营决策。具体产品设计中,仿真设计软件和数据分析工具能够有效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加快产品迭代,修正产品定位,降低研发投入。例如国内奶企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地区消费需求,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供应量,有利于消费者买到更多心仪产品,也有利于企业增收和行业结构调整。

  为工业生产过程赋“效能”。工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对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质量上,工业APP、自动化控制、数字溯源等技术和装备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细控制和实时监控,产品合格率和标准化水平大幅改善。效率上,数据和技术作为重要要素参与工业生产,有利于高效调度生产计划,提高生产资料利用率,降低人工和生产设备投入,进而全面提升生产效率。安全上,数字技术能够帮助企业快速精准发现和定位生产过程导致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供应链管理赋“智能”。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投入运行,国内移动支付、网上购物场景不断丰富,我国网上零售消费规模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近1/4。在线平台、无人仓储、无人机配送等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供应链整体运转更加高效。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成为仓储和物流行业标配。当前,京东、阿里巴巴等一线电商和物流企业,持续推进全国范围的仓储布局建设,利用智能仓储系统实时监控库存,完成自动补货,调度机器人拣货,仓储物流的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仓储运营成本不断降低。无人机配送等智能化技术,让商品更加快捷送达消费者手中。

  为营销和售后赋“技能”。售前营销和售后服务方面,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帮助企业精准匹配消费需求,高效调度售后网络提供服务,是企业提升品牌形象的好帮手。直播带货、社交媒体等新场景,为供需两端搭建了快捷沟通渠道,成为精准营销的主战场。例如,一些国内家电企业推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家电,不仅能够远程监测家电运行故障,而且能够对消费者精准画像,提供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建议,有效改善用户消费体验。

  数字化赋能消费品工业提质增效,还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保障,应进一步找准潜力空间,做好各类政策的优化组合。目前我国消费品行业企业经营管理的数字化普及率为76%,仍然具有高位求进的较大潜力空间。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技术自身的迭代发展,都将为企业技术创新、品牌建设、质量提升、绿色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如今,互联网已经全面融入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互联网技术的变迁,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深刻影响。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联合发布《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网络使用、网络安全与权益保护有哪些特点,如何更好守护健康成长?记者进行了采访。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移动上网设备价格与流量资费水平持续下降,各类互联网服务发展迅速,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扩大。《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从1.69亿增长到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从93.7%增长到97.2%,基本达到饱和状态。城镇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5%,农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6.5%,城乡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差距持续减小。

  “过去几年来,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增长,目前除小学外各学龄段的互联网普及率均已达到99%,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达到新水平。”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张晓介绍,当前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在上学前首次使用互联网的比例超过了1/3,“这个数字值得关注。”

  《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拥有上网设备的比例持续提升,在近两年呈现出多样化、便携化和智能化新趋势。手机一直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上网设备,使用率达到91.3%;近九成的未成年人网民拥有自己的上网设备,其中超过六成拥有自己的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台灯、词典笔等新型智能设备在未成年人群体中也具有较高使用率,且保持增长态势。

  我国教育数字化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积极拥抱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更加广泛、自主地利用互联网开展学习活动。《报告》显示,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比例达88.7%;认为互联网对自己学习产生积极影响的比例,从2018年的53%提升到2022年的77.4%。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张爽建议,未来可加大优质教育内容供给,进一步做好供给方式的精细化管理,为学生提供优质学习方案。

  互联网已成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休闲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平台。但未成年人使用网络便利和丰富学习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违法和不良信息侵害、网络沉迷等多重风险。

  过去几年,我国未成年人网络娱乐行为管理体系日趋完善,对不良用网行为的监管日趋严格。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对网络沉迷防治作出了具体规定。

  “《条例》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防沉迷机制,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袁治杰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管理日趋严格,一些未成年人使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从而规避对游戏时长的限制。《报告》显示,在玩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中,32.0%会使用家长的账号玩游戏;39.1%的家长表示会让孩子使用自己的账号玩游戏。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严格落实网络身份实名制。”中国政法大学未成年人事务治理与法律研究基地副主任苑宁宁认为,平台应确保未成年人使用真实身份信息登录,结合使用场景提供有针对性的防沉迷措施。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看来,引导家长为子女树立榜样并提升管理能力,对于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至关重要。“要强化家长互联网使用能力的培训,通过社区培训、家长学校等形式,让家长具备正确管理未成年人上网的技能。”

  皇冠体育官方

  如今,短视频应用在未成年人中广泛流行。《报告》显示,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明显,成为未成年人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经常看短视频的未成年网民比例,从2018年的40.5%增长到2022年的54.1%,未成年人用户规模也超过1亿。与此同时,由此可能导致的过度使用、信息茧房、不良诱导等问题也不容忽视。

  对此,《报告》建议完善视频类应用监管,加强内容的正向引导。一是推动形成短视频行业良性竞争机制,持续改善部分平台审核把关不严格、推荐算法不科学、流量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二是持续推动未成年人模式的普及,早日形成针对未成年群体的内容池标准。三是社会各方共同推动短视频内容质量提升。

  目前,我国已构建了包括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儿童个人信息网络保护规定》等在内的多层次、多维度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对网络空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予以重点保护。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协同发力,织牢织密对未成年人的防护网。

  《报告》显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力度持续加强,网络安全环境明显改善。87.1%的未成年网民对至少一项与未成年人上网相关的法律或政策有所了解。

  随着《条例》落地施行,各地各部门纷纷进社区、进校园普及相关知识。北京市海淀区市民活动中心,工作人员面向居民开展普法教育,提醒家长强化监护人网络素养教育责任;天津市南开区、河北区等网信部门联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将法治宣讲平台由“线下”搬至“线上”;重庆市丰都县教委组织开展《网络成瘾预防与矫正》优秀课例评选活动……各地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健康成长提供有益引导。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是网络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重要基石。《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关于加强网络文明建设的意见》等均对提升青少年网络素养提出了明确要求。

  “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培育的根本,是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权和参与权。”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要培养其适应网络环境、参与网络建设、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

  “构建和完善阶梯式的网络素养框架,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和认知心理特点来进行网络素养教育。”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研究中心主任方增泉建议,发挥学校的网络素养教育主阵地作用,开展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同时加强教师的网络素养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部长岳伟介绍,近年来,团中央联合相关单位制作发布了一系列“12355网络素养公开课”,融入团课队课教育,持续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提升,各类网络平台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相关企业尤其是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对未成年人群体有显著影响的平台企业,要将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纳入企业发展战略,提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水平。”佟丽华说。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特别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蓬勃发展,为数字技术与传统实业的高效融合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如果说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立身之本和命脉所在,那么数字经济就是国家经济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阵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增强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成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推动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关键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明确提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数字产业发展作出重要部署,为我国数字经济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近年来,我国在数字经济及其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新业态不断出现,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重要形态。从2012年到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50.2万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41.5%。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新形势下我国主动把握新机遇、打造新引擎,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我国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各行业、各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不均衡,数字基础设施对实体经济的赋能作用有待强化,数字技术尚未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地融入到实体经济中,数字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与数字产业相关的关键技术仍然受制于人,等等。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准确把握融合趋势,统筹谋划有效发展路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破解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问题指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

  充分释放数据潜能,创造更多经济价值。海量数据的产生,不断支撑诸如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这就要不断释放数据潜能,提高生产效率,开辟新商业模式,从而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对数据要素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配置,统筹推进全国数据要素市场体系,支持各地区各部门加快公共数据开发开放力度,加强数据要素应用场景指引,一体化推进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授权使用,切实平衡好公益性和市场化的关系。完善多方共同参与的数据安全治理机制,强化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协同监管,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

  提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拓宽融合应用场景。加速建设以5G网络、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国家产业互联网等为抓手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打造安全可信的通信环境。全面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深入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项,加强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平台以及基础软件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交通、能源等领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积极培育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建设面向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突破数字核心技术,形成良性产业生态。缺乏关键核心技术,一直是我国数字经济领域产业创新和国际竞争的“卡脖子”问题。积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系统布局、系统组织,集中优势资源,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潜能、释放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各自的优势,采取相对灵活的产业政策,根据产业链条的动态变化适时进行政策调整,确保数字经济产业链的高端化发展以及技术上的持续创新性。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先进计算等前沿领域,加大集成电路、关键软件、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创新力度,加强面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着力提升基础软硬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和智能制造装备的供给水平,培育创新生态体系,优化成果转化机制,形成研发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创新全链条发展,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数字产业,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促进集群化发展,探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深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激活核心发展潜力。以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向实体经济研发、生产、销售、流通环节渗透融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尤其是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拓展5G和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的场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加速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托国家级产业园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场景创新示范区。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探索完善数字化发展基金等政策,发挥数字协同平台等的赋能作用。引导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推进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构建以实体企业为主体、覆盖全产业链的新兴产业组织平台,全力破解企业数字化转型难题,提升企业数智化水平。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